详情

悠悠乡情话鸬鹚

灵璧人文 48179阅读
午夜幽灵
午夜幽灵Lv.11楼主+关注
2018-04-23 15:15 来自安徽
悠悠乡情话鸬鹚(原创)
张殿凯

鱼鹰,学名鸬鹚,就是人们俗称的鱼鹰或者水老鸭,是一种大型的食鱼游禽,体型比鸭纤细修长,羽毛为黑色,光线强时闪绿光,脖颈粗长。据历史记载,人们驯养鱼鹰捕鱼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明末诗人吴嘉纪的《捉鱼行》就有“茭草青青野水明,小船满载鸬鹚行。鸬鹚敛翼欲下水,只待渔翁口里声。船头一声鱼魄散,哑哑齐下波光乱。中有雄者逢大鱼,吞卸一半留一半……”这样的描写。



上世纪60年代前后,我们这些孩童常常由大人带着到家前屋后的汪塘河沟边,兴致勃勃的去看鱼鹰出猎捕鱼,碧绿的水面上,鸟飞鱼跃,轻舟荡漾,渔民一声吆喝,鱼鹰们就会一个猛子扎入水中,开始捕鱼,不一会就见小小的船舱里堆满了各种杂鱼。这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,再加上河流污染,鱼虾减少等因素,鱼鹰捕鱼的场景,成了我们这一代远去的记忆,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悠悠乡情。偶尔看到也只是在影视剧里,或是旅游景点为吸引游客,找来一些鱼鹰捕鱼表演,搏得游客驻足一瞥。

值得庆幸的是,在灵璧县浍沟镇许闸村如今依然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养鹰人,据传从北宋时期开始,许氏族人与鹰为伴,风雨兼程一路至今有千年历史,传下了许多放鹰人的艰辛故事,也给我们解读放鹰人的前世今生,提供鲜活的样本。查阅许氏族谱和咨询村中老人得知:许闸村本无闸,而且周围各村也也没河流节制设施,可是村名为什么偏偏有个“闸”字呢?原来许氏先人在淮北一带的河流湖泊之间闯荡,终日漂泊,以放鹰捕鱼勉强度日。南宋末年,因战争频仍,不得不沿长江漂流而下,辗转来到了安徽灵璧县大庙乡的闸河一带继续着他们的放鹰生涯。随着人口的繁衍,小小的闸河已容纳不下她们逐年庞大的放鹰船队,于是选中了浍塘沟附近的新河岸边定居下来。人们为了纪念闸河这条滋养族人的小河,在许氏后加一“闸”字作为村名沿用至今。

许闸村民以鱼鹰捕鱼,世代相传,目前已二十代之多,鼎盛时期十之有八以上村民从事驯养鱼鹰捕鱼。据98岁老人许合电介绍,他是自明清以来祖传的养鱼鹰世家,村里最多时曾有130多条鹰船,1700只左右鱼鹰。他10岁时即跟随大人外出捕鱼,壮年时自己也曾带过40多条船外出,一路浩浩荡荡,甚为壮观。足迹遍布灵璧的唐河、濉河、汴河、老汪湖等,远处则到达过洪泽湖、微山湖、太湖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江河湖泊。

以前,养鱼鹰捕鱼纯是为了生计和养家糊口,在许闸村里,如果哪家能有条把船,十来只鱼鹰,那么这家人就会不愁吃喝,不愁油盐火耗和零花钱,有了这个“家当” 就是依靠。

即使在1960年代的大饥荒时期,许闸村基本上没有因饥荒饿死过人。鱼鹰捕鱼,救命养家的故事让人挥之不去。年景不好时,一家老小天天有鱼虾享用,再加之有菱角及其它可食用水草,村民才没有发生忍饥挨饿现象。在计划经济年代,下湖(田)种地的社员以出工多少来计算工分,而以捕鱼为主的专业队则将捕到的鱼拿到附近集市上去卖,以卖出多少缴给生产队换算成工分。年底分红时,往往捕鱼的家庭要比种地的家庭高出许多,捕鱼户们为此津津乐道。


改革开放后,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,种田和外出务工经商收入显著高于捕鱼家庭,加之汪塘和公共河流多被私人承包经营,随意捕鱼受到限制,再者是众多河道水环境被污染,甚至还有人暗地里偷偷地电鱼、炸鱼和使用“绝户网”(一种细小的网眼)捕鱼,这类灭绝性的捕鱼方式,导致所遇鱼群无法生存,鱼类资源越来越少,村里原本从事鱼鹰捕鱼的渔民骤减,目前只有10来户、鱼鹰仅百余只,捕鱼成为业余。

鱼鹰的孵养与驯化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。一般家庭喂养两只母鹰,正常情况下,一直母鹰每年产蛋30枚左右,除自家孵化驯养外,还可以对外部分出售。母鹰产蛋后都由母鸡孵化,因为母鹰无耐心,时常出窝不能保持常温,而母鸡则不同,它一直待在窝里坚守“岗位”,3天喂一次食物,25天雏鹰即可出壳。刚出壳的雏鹰,必须耐心伺候,前三天内要用小鱼捣成糊状抹在嘴里,喂食次数和食量要由有一定经验的师傅来掌握,喂多撑了,喂少影响雏鹰发育,几天后可以喂食小鱼、黄鳝、泥鳅及猪肠、猪肺等肉类食物,数量也由少渐多。到了换羽毛的时候,即可放到小溪和汪塘浅水里,让它们自己捕获一些零食,顺便熟悉水性。鹰长得很快,一般到两个月时就可开始跟渔船出去,与驯养的成年鱼鹰下水练习,5个月后就基本算是成年了。经过驯养和自学都能熟练掌握捕鱼技巧,能识别同群的鱼鹰和栖息的渔船,随主人正式列入捕鱼队伍。许氏族人驯养的鱼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,单只捕获单尾重量达到30余斤,当然这种场面现在实属少见。

谈到放鹰人的生活,许兴果师傅意犹未尽,亲身经历几十年的放鹰生活,酸甜苦辣,尽在心头,他说:“过去人说世上有‘三苦’ ,打铁放鹰卖豆腐。就放鹰而言,一苦是推(拉)着小车闯天涯,哪里有水哪安家,你每天都要披着满天星斗,做好准备赶到捕鱼地点。不论冬天冰冻封河,不论刮风下雨,严寒酷暑,一日不能闲着。否则,一家老小加上鱼鹰的开支,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。特别是鱼鹰,一只鹰每天就要食用一斤多鱼,如果封河时间长,得花多少钱去买鱼喂这群鹰呀,能不愁吗。二苦是过去放鹰人,中午是不吃饭的,许氏放鹰人劳作的地点是河流,前不着村后不靠店,为了多捕点鱼,哪有时间去弄饭吃,只有饿着肚子。再者是,过去没有现代交通工具,推(拉)着板车一路走来,走过多少坎坷之路,踏过多少河边泥泞,擦过多少风霜雪雨,这苦滋味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。”

当我们问起放鹰有哪“三乐”时,老许兴致很高:“说起‘三乐’其实不止‘三乐’,每当在大的湖泊,几十条船一字排开,几百只鹰精神抖擞,一声号令,看到他们争先恐后,勇往直前捕鱼的场景时;每当鱼鹰一只接一只的把鱼送到你的眼前,也就是歌曲里唱的‘晚上归来鱼满仓’,把鱼拿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时;每当渔火袅袅升起,可爱的鱼鹰围绕在你的船帮上小憩时,啥苦也就觉不着了,干活也就有心劲了,想懒也不懒了。”这是老许乃至整个许闸村放鹰人的真实心声。


采访到此,我们不仅理解许闸放鹰人的苦与乐,更增添对他们坚守和传承这一古老传统技艺的敬重。如今,许闸村和城乡各地一样,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,大部分家庭住上了明亮宽敞的楼房,一些家庭购买了小轿车等现代交通工具,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当问到现在生活好了,为什么还在干这一行时,“我们干这行不是完全靠它挣钱,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补贴家用。主要是不想把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。我们已经把它看成了一种传承、一种爱好、一种享受、更是一种乐趣”。

近年来,国家通过对大江大河全流域的有效治理,大部分河流水质都在逐步改善,水生态恢复了勃勃生机,留下了众多可供欣赏休闲的美景,鱼鹰也有了展示自己本领的平台。同时,外出捕鱼的交通工具也早已淘汰了手推车和平板车,换成了电动三轮车,只是那小小的尖尖的鹰船和长长的竹蒿一直未变,捕鱼方式还重复着祖传的规则。



酷暑炎热的夏日清晨,水面薄雾袅袅,老许们撑起船蒿,带领鱼鹰群,穿过争艳斗奇的莲花带,驶入郁郁葱葱的芦荡,河堤林荫传来响亮的阵阵蝉鸣,芦荡飞雁击水嬉戏……,夕阳西下,他们哼着渔歌归来……这一切,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不用出远门,就能观赏到鱼鹰的身姿和拿手本领,原本停留记忆中的印象也能在瞬间复活。



许闸村,老许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,传达了一种永恒的信念,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,这悠悠的乡情和乡愁,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
作者系灵璧县政协原提案委主任、政协常委(张殿凯)
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21
城市通